中新社新疆圖木舒克5月1日電 題:新疆非遺“刀郎文化”煥發新魅力
作者 史玉江 劉佳樂
初夏,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51團12連,在紅花綠柳掩映的院落里,推開“刀郎文化”非遺傳承人阿吾提·要爾達西家大門,一位頭戴花帽、濃眉善目、胡須銀白的老人打量著我們。
寒暄中,客廳一把略顯陳舊的卡龍琴吸引了記者的目光。77歲的阿吾提·要爾達西見狀,上前用布擦拭卡龍琴后,自如地彈奏起來。清脆的琴樂在客廳中回蕩,仿佛要帶著聆聽者去找尋散落在葉爾羌河畔刀郎人的歷史足跡。
這把卡龍琴由阿吾提·要爾達西親手制作,他帶著它走過很多地方,如今僅作為藏品保存在家。
從1972年拜師學藝,阿吾提·要爾達西這一彈就是40年。其間,他將琴藝傳授給了師傅的兒子和自己的孩子。
刀郎人酷愛音樂和舞蹈,據稱始自于刀郎人的狩獵文化。坊間稱,會說話就會唱刀郎木卡姆,會走路就會跳刀郎麥西萊甫。2006年,“刀郎麥西萊甫”和“刀郎木卡姆”先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、中國文化部評為世界級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
但隨著時代變遷,了解刀郎人及其文化的后輩越來越少,“小時候常聽長輩給我講刀郎人的故事?!碧K比·艾合買提是十二連會跳刀郎舞的年輕人之一。
近年來,新疆兵團對民族文化愈發重視,通過鼓勵引導及籌資保護,刀郎文化在當地影響日顯。
“這里的人結婚會請我去彈奏。節慶時團里也會請我們老藝人表演?!卑⑽崽帷ひ獱栠_西頗為自豪地說,“喀什藝術團里有我的名字,電視上可以看到我?!?/p>
今年2月,五十一團成立圖木舒克刀郎文化工作室?!拔覀儎訂T連隊年輕人參與刀郎文化的學習,現在是一個師傅帶1至2名徒弟,目前工作室有14個人?!痹搱F相關部門負責人才璐說。
4月30日這天恰逢周六,該連文化廣場歡聲笑語。阿吾提·要爾達西和他的“老伙伴們”正在演奏,姑娘們跳著“刀郎舞”,周邊有很多居民觀賞?!拔姨奈枋巧蠈W時老師教的,現在很喜歡和朋友一起跳?!碧K比·艾合買提告訴記者。
如今,在“刀郎文化之鄉”五十一團一些連隊的廣場、樹下、田間……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。刀郎人的傳統技藝得以發揚,煥發著新的魅力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