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眼“五一”小長假已經來臨, 不少人正計劃假期返鄉或出游。鐵路作為假期中大眾化的交通工具,常常成為民眾出行的首選。如今疫情形勢逐漸企穩,鐵路客流也將隨著假期的到來有所回升,作為客流聚集地,我們還能安心出去嗎?其實,為此鐵路部門已做足了準備。
創新服務方式,讓車站環境更智能。獲悉,鐵路部門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在車站普及推廣“無接觸”測溫,部分車站投放多功能智能保潔、消毒一體機器人,采用全視角“眼睛”自動識別環境,同步完成“零接觸”保潔、消毒,勞動效率倍增的同時,創造低密度“分散式”候乘車環境,為旅客提供了更智能服務,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添上了一道安全“防護門”。
動態調配運力,讓旅客乘車更方便。自2022年4月7日起,鐵路客票預售期臨時調整為5天,也就是說,4月26日開始,旅客可以購買五一假期首日(4月30日)的火車票。預售期從15天調整為5天,最大限度的減少了疫情通過鐵路外溢的風險。從全國鐵路火車票預訂情況看,“五一”期間,鐵路省內出行旅客占比達80%,將以中短途為主,同時鐵路部門也針對需求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變化,精心安排部署,調整運輸組織,實行“一日一圖”,精準開行列車。
假期的到來,勢必會造成人員流動大,旅游、聚會等活動增多的情況。假期如出門,筆者提醒廣大旅客應積極配合火車站工作人員落實測溫驗碼,分散候車等車站防控措施,在12306及時購買車票,做好自身防護,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,合理安排行程,盡可能為繁忙“五一”營造平安健康的出行環境。
目前,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3000列左右,還不到正常水平的30%,但貨物運輸日均裝車卻保持在18萬車以上,單日裝車數多次連創新高。特別是3月疫情以來,鐵路部門共計開行援港物資列車39列,運送支援上海等地抗疫醫護人員8000余人,運送抗疫保供重點物資3萬余噸。鐵路部門在國家疫情防控大局中奮勇當先、勇挑重擔,用付出處處彰顯出中國鐵路的責任與擔當。(何炫毅)